预防结核病,这些知识必不可少

今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。
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:“终结结核流行,自由健康呼吸”。
主题寓意是:影响我们肺部健康、阻碍你我自由呼吸的传染病,不止有新冠
肺炎,还有肺结核!过去的一年,举国众志成城,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
重大战略成果。对于肺结核,我们还需加倍努力,才能尽早迎来终结结核流
行、自由健康呼吸的那一天!当前倾力迈向健康中国、奋力构建人类健康命
运共同体的今天,加快步伐消除结核病的社会危害是全民共同的责任和担当,
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,只有分秒必争、奋蹄疾飞,才能早日实现没有结核病
流行的世界,用清新自在的呼吸和健康快乐的人生造福我们自己和全人类。

结核病在全球的广泛流行,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,已成为重大
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。
据WHO估算,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接近20亿。2019年,全球新发结
核病患者约996万,近几年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。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为
130/10万,各国结核病负担差异较大,发病率分布在低于5/10万到部分国家
高于500/10万之间。成年男性患者占全部新发患者的56.0%,小于15岁的儿
童患者和结核菌/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分别占新发患者12.0%和8.2%。中国估算
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83.3万(2018年86.6万),估算结核病发病率为58/10万
(2018年61/10万),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估算结核病发病率排第28位,
高于俄罗斯(50/10万)和巴西(46/10万)。根据估算结核病发病数计算的
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数最多的为印度(12.4万,占全球27%)、中国(6.5万,
占全球14%)和俄罗斯(3.9万,占全8%)。中国的结核病死亡数估算为
3.1万,结核病死亡率为2.2/10万,结核病死亡率首次降至30个高负担国家的
末位。在结核病防治工作还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。

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,由结核杆菌引起,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
道传播。正常人接触肺结核病人后,若吸入肺结核病人呼出的带结核菌的飞沫,
有可能感染疾病。此病被视为“白色瘟疫”,主要以咳嗽、咳痰、低热为最常见
症状,部分病人有倦怠乏力、盗汗、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。临床上结核病可
分为原发型肺结核、血行播散型肺结核、继发型肺结核、结核性胸膜炎、其他
肺外结核。

肺结核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,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
性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,危害是非常大的,很容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方式
传染给周围健康的人群,一个正在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可能传染10-15人,一旦
感染上肺结核,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的药物持续治疗半年以上,耐药患者
甚至要两年的时间,才能痊愈。另外,这些抗结核药物本身对人体副作用大,
会损伤血液系统和肝、肾等器官。是一种非常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。所
以,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肺结核。

预防肺结核要及时发现病情,积极治疗。肺结核患者,特别是排菌肺结
核患者本身就是结核病的一个传染源了,所以结核病人要尽早彻底治愈,阻断
排菌,从源头着手控制传播。

预防肺结核要切断结核菌传播途径。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,做好防护。
肺结核患者不要面对别人咳嗽或打喷嚏,用手帕捂住口鼻。不可随地吐痰。婴
幼儿尽量不要和患者接触。病人要尽量单独住一个房间,室内常开窗透风,空
气保持新鲜。用具要用消毒液擦洗。被褥要常晒。
预防肺结核还要增强机体免疫力,避免感染。我们不仅要加强锻炼,提高
体质,新生儿还要及时接种卡介苗,产生结核菌免疫力。这在预防儿童结核,
粟粒性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上非常重要。


预防结核病,重中之重就是要有健康的体魄,增强自身抵抗力。不幸患上
结 核病的患者,也不用担心,只要早期发现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,结核
病患者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。
本文摘自“南昌疾控”